
汨罗融媒体讯(通讯员 林佳璇 周芷岳)七月的烈阳炙烤着白水镇毛岭村的土地,田间一台台插秧机正在作业,一位头戴草帽、皮肤晒得微微泛红的年轻姑娘站在田埂上,正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操控作业情况。她就是这片田园的90后巾帼“新农人”——许晓丹,一名放弃城市工作,回乡务农的青年女性创业者。
“以前在办公室吹空调,现在天天和花鸟树木打交道。”许晓丹笑着回忆。几年前,在父亲的多次劝说下,她辞去在长沙的文员工作,回到白水老家搞创业。“父亲搞了一辈子农业,想推进机械化但力不从心,需要年轻人搭把手。”
在大棚里许晓丹认真务工
几年前,父亲许海良流转毛岭村部分土地从事传统种植,效益有限。了解情况后,她积极对接农业局和乡镇农技中心,采用“水稻+油菜”高效轮作模式,把这片土地打造成1800亩的现代化油菜示范基地,目前已经吸纳数10名村民参与种植、管护。
利用年轻人思维活跃,学习能力强的优势,许晓丹不断为农业生产注入创新活力。今年育秧期间,持续高温给传统育秧方式带来挑战。“田里的水晒得发烫,像口大蒸笼。”她回忆道,“人工效率低不说,还担心老人们中暑。”经过多方考察,她采用水泥地育秧法,将育秧流水线搬到晒谷坪,既提高了效率,又改善了工作环境。
示范片前许晓丹进行讲解
面对农业技术短板,许晓丹在农业局的指导下推行小田改大田、无人机作业等机械化改革,并坚持绿色种植,“我们用养猪场的粪肥还田,尽量减少农药。”尽管遭遇过病虫害导致减产,但镇政府的政策及技术帮扶让她信心倍增。
下一步,她计划推进农业、文旅和研学相结合的立体产业,并尝试直播带货拓宽销路。
“农村的舞台很大,无人机飞过的每一寸土地,都是振兴的希望。”谈及未来的期望,许晓丹坦言:“希望我们的农业产业化能带动老乡们致富。”如今,她的创业故事正以蓬勃的生机和创新的活力,成为“花果白水”乡村振兴路上动人的新篇章。
一审:柳勤进
二审:刘晓元
三审:杨剑波
责编:刘晓元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习言道|强国必须强军,军强才能国安
无中生有,才会样样都有
【牢记嘱托·看见美好中国】培育良种“中国芯” 端牢中国饭碗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攻坚 矢志强军向一流丨第二集《淬锋砺刃》
一习话丨“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”
【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】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
文脉华章丨成语里的中国:先忧后乐
下载APP
分享到